智慧供熱,是要借助現代化的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,將傳統供熱系統和服務方式進行改造升級,使得供熱系統達到智能化運行水平,使得客戶服務更加精細、可控。
行業痛點——
(1)源/網/站/戶多環節組合系統,工況復雜,高效管控工具缺失
(2)人、系統、建筑、氣候等多變量影響因素,動態變化,經驗不足
(3)二次網閉環、一次網閉環、全網閉環,環內不平衡,環間未聯動
(4)各業務軟件系統獨立運行,彼此隔離,無法協同,無法統管
(5)系統功能重復、標準不一,效率低下,重復投資過高
(6)數據之間沒有關聯,沒有分析基礎,也缺乏分析工具,數據無用
解決方案——
我們圍繞熱力公司的核心業務,根據熱力公司的不同基礎,提供從自動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到智慧化的整體解決方案,包括從咨詢、培訓、方案、實施到運維的全過程服務。

我們從工具提供、平衡管控和三維融合等三個方向提供全流程解決方案:
(1)解決工具缺失問題,提供高可靠、定制化、易操作的軟件工具,幫助熱力公司提高生產效率,解放人力,降低管理成本。

(2)實現二次網、一次網、源網之間的平衡調節及聯動互通,提高熱力公司的供熱效果、客服質量和經營水平。

(3)統籌規劃,以CPS系統、云計算技術、大數據建模為底層技術支撐,進行資源融合、業務融合、數據融合,真正打通“信息孤島”,構建智慧型供熱系統。

產品概述
“1+3+N 產品模型”
“1”是指一個軟件平臺,即《智慧供熱綜合管理平臺》;
“3”是指供熱管理的三個主要業務版塊,即收費、運營和客服;
“N”是指圍繞不同應用場景的N個業務子系統,也泛指多樣性的解決方案。

1. 智慧供熱綜合管理平臺
英泰立達智慧供熱綜合管理平臺融合了物聯網和云計算技術,借助先進的暖通數據模型,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,深度挖掘供熱管理過程中的內在規律,建立收費、運營和客服工作的內在聯系,實現企業數據的互聯互通、全面分析,破除“信息孤島”,構建自感知、自分析、自診斷、自優化、自調節、自適應特征的智慧型供熱系統。
平臺由“一體 兩端 四層”結構組成?!耙惑w”是指所有業務功能均在一個系統內完成;“兩端”是指系統支持PC端和移動端同步訪問;“四層”是指系統由設備層、數據層、業務層和平臺層組成。

主要作用:
- 一是數據分析層面,做收費、運行、能耗、效果、客服數據的采集、分析和可視化展示;
- 二是智能控制層面,實現人、系統、氣候、建筑的有效結合,和熱源、熱網、熱用戶的智能聯動控制,做到按需供熱,節能降耗;
- 三是決策依據層面,依靠系統數據分析,為供熱決策提供數據依據,不再單純依靠人工經驗做判斷;
- 四是策略制定與執行,實現自感知、自分析、自診斷、自優化、自調節、自適應。
主要功能:
- 數據中心:主要包含收費、運行、能耗、效果、安全等五個方面的數據采集與分析,從各個維度為供熱公司經營決策提供數據依據
- 智能可視化:實現熱源、熱網、熱用戶的地圖展示,并疊加熱力站運行參數、能耗分布、室溫分布等信息
- 業務系統:預置設備巡檢、泄漏監測、工程管理、室溫監測等子系統,并可實現熱網監控、二網平衡、收費管理、客服管理等業務子系統的單點登陸
- 專家系統:建立人、系統、建筑、氣候等供熱影響因素的大數據分析模型,結合一線運營專家的實踐經驗,找出各個運行數據之間的關聯關系,提供運營報告、做好負荷預測、實施精準調節,搭建涵蓋分析、決策、執行、服務的全方位供熱創新應用專家系統庫
2.各業務子系統

2.1 熱源廠DCS控制系統
作用:實現鍋爐集中監控、熱源調度管理、鍋爐臺數控制、出力控制,安全報警,超溫超壓、設備故障、循環中斷聯鎖保護,更精確地達到控制目的。
組成:工程師站、操作員站、儀表柜、DCS機柜、閥門傳感器等。
特點:本系統采用網絡化控制方式,操作員站、控制器、通訊模塊、通訊網絡均采用硬件冗余配置。模塊支持在線熱插拔,信號點點隔離,模塊信號類型自由設定??刂栖浖蓪崿F對鍋爐燃燒系統、蒸汽鍋爐水位、蒸汽壓力、熱水鍋爐出水溫度進行控制,實現鍋爐負荷調度管理、效率分析。節省了成本、人力物力,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數、工作效率。
2.2 智能熱網(熱力站)集中控制系統
作用:實現換熱站無人值守和遠程集中監控,實現按需供熱和節能降耗。
組成:換熱站本地自控系統+遠程集中監控系統+配套硬件
特點:區別于傳統自控系統,可與收費系統、客服系統進行關鍵數據的互通使用,方便做能耗分析、用能預測;方便做用戶客服,避免了因客服和運營之間的信息不對稱而造成的用戶頻繁投訴。
2.3 二次網智能平衡及熱用戶精準控制系統
作用:解決二次管網水力失衡問題,精準控制熱用戶,為節能提供支持。
組成:云端系統+手機App+智能調節閥
特點:本系統采用LORA、NB-IoT等主流無線物聯網通訊技術,配備智能溫控調節閥,可按小區、樓棟、單元或終端用戶等不同細分程度進行平衡調節,同時支持溫度監測和開斷控制等功能;本系統支持不同硬件設備接入,支持不同控制邏輯選擇,支持接入上位遠程監控系統,與熱力站遠程集中監控系統同步運行,數據共享,為全網平衡提供支持。
2.4 管網泄露監測與智能預警系統
作用:解決泄漏點難發現、難定位的問題,實現預報、預警。
組成:PC軟件+手機App+傳感器
特點:本系統采用聲、光、電相結合的方式,監測補償器的位移補償量,監測管網焊縫、母材的滲水、漏水,可快速精準定位,并及時將定位信息發送給手機終端和PC終端,達到快速發現、快速處理的目的。
2.5 供熱企業設備管理和巡檢系統
作用:解決設備登記、管理、維護、更新的準確性和持續性問題,是供熱公司的資產管理工具。
組成:PC軟件+手機APP+二維碼部署
特點:系統支持設備采購、臺賬、使用、維修、檢修等信息記錄,為每個設備建立電子履歷表,支持二維碼管理,提高設備管理效率,優化供應商管理。
2.6 供熱施工資料管理系統
作用:實現掌控供熱施工階段的手續記錄、施工過程記錄、施工質量記錄、文檔資料管理。有助于提高施工質量、進度。
組成:供熱施工管理系統+手機app
特點:本系統能夠詳細記錄施工前期、中期、后期資料視頻,方便后期管理維護;施工過程中能實時把控施工進度、過程質量,對工程質量事故進行追蹤。所有資料均電子存檔管理,避免丟失。
2.7 熱計量及室溫監測系統
作用:實現采暖用戶用熱計量,掌握用戶室內溫度、回水溫度、供水流量。及時反饋到熱網監控系統,實現用戶室內溫度、回水溫度閉環控制,舒適供熱。
組成:熱量表+采集器+室內溫度傳感器+平臺管理軟件+手機APP
特點:系統能對室內溫度移動掌控,室內溫度超溫、欠溫時進行報警提醒。熱表遠程直接定時抄讀,無需人工干預。提供GPRS、NB、LoRa、多種無線組網方式選擇。
2.8 智慧供熱收費管理系統
作用:進行用戶、面積和收費的精細化管理,提高收費率。
組成:軟件系統/配套硬件(可選)
特點:軟件系統的特點是進行數據分析,能夠為用戶畫像,清晰展示收費進度、用戶交費渠道偏好、收費率、欠費原因、欠費用戶分布等;硬件設備融合溫度監測、平衡調節、用戶鎖閉于一體,從功能上滿足多種控制需求。
2.9 集中供熱智能客服管理系統
作用:熱用戶與供熱企業高效、便捷的溝通橋梁,是現代化的客服管理系統。
組成:主要包括呼叫中心系統、客服系統、微信客服端、微信客戶端四大部分。
特點:本系統集來電、微信、政務熱線于一體,實現通知、報修、投訴、客服一站式服務,實現在線派單,報修/維修在線辦理,服務過程記錄跟蹤等功能。